同课异构
彰显教学个性
12月11日下午,南通市搬经中学高三九门学科的教师代表在校长徐斌的带领下来校,与我校举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淮安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研员全程参与并主持课后研讨活动。淮安区所有高中以及与楚州中学构建“淮安市高中八校教学协作体”的七所高中学校应邀派遣老师前来参加活动。
活动中,我校与搬经中学首先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九门学科的“同课异构”课堂展示,十八位老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精彩纷呈,各显特色。搬经中学的老师运用“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色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总计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学生自主合作时间约百分之六十,最后留给学生反刍消化时间约百分之十。自主学习内容、合作学习内容、点拨导学内容分别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十。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导学点评、自我完善、整理巩固。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以活动和活动单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堂评价体现赏识教育特色。我校的老师运用我校自主创设的“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角色互换,相互协作与交流,沟通与对话,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教学相长。教学环节为:目标驱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质疑点拨,总结反思。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自学、训练、交流、归纳与教师的设疑、组织、指导、评价两条主线有机融合。
课堂展示结束后,搬经中学的九门学科老师代表分别针对高三复习开设了专题讲座,向我校以及参与观摩此次活动的其他学校传授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风格迥异、实效性强的课堂教学,为参与本次活动的各校老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探究、合作、提高的教学平台。
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自2005年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校始终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来抓,尤其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经验,创设了“自探互教”课堂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入选“淮安市十大课堂教学模式”,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上一篇:: 激情绽放羽动楚中
- 下一篇:: 铭记历史弘扬正气与时俱进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