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教学科研

高中生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楚州中学
姚星宇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语文课外阅读正在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在我国大陆地区,对课外阅读的倡导、研究和探索源远流长。大语文教育观引领人们拓展语文教学视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新近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数量要求,并提供了推荐书目。不少地区和学校在课外阅读方面进行了独特的有益的探索研究。

虽然国内外对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意义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在语文课外阅读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保障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常常只作一般性要求,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规矩,因而难以评估这项语文课外活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方面的有效度,难以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健康持久开展。中国大陆地区考试竞争激烈,不少师生家长视课外阅读为负担。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课外阅读更被大力排斥,回旋余地日见逼仄。如果不能在诸多方面加以优化,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将难以为继,其后果不言自明。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的重复性陈述较多,并且常常无视激烈的高考竞争显得一厢情愿;或者只是介绍一些零星的做法,对当代背景下优化高中课外阅读的策略的研究则几近空白。

近年来我校大多数语文老师坚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撰写了若干研究论文。我们意识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既有抛荒(无课外阅读)、低俗(课外阅读的读物品味低俗)之表现,也有繁芜(要求学生阅读的内容过多过杂)、应付(阅读主体缺乏参与的热情、被动应付)之弊端,其最终结果是课外阅读没有效益或高耗低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心智人格的健全。我们认识到,造成上述情形的主客观原因很多,语文老师不能对学生作科学到位的引领指导、跟进支持,却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课外阅读的无效或低效多源于此。

我们秉持这样的信念:高中课外阅读必须优化而且是可以优化的。我们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坦然面对日趋激烈的升学竞争,着眼于学生的前途未来,致力于研究对课外阅读的引领指导、跟进支持,使得我校的课外阅读出现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课外阅读综合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这正是本课题全体参与者希望能够实现的美好愿景。

让高中生在优化了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人格个性的完善,是本课题根本的追求。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1.旗帜鲜明地追求课外阅读的最大效益,变课外阅读中的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为了收获更好而精心耕耘。既关心中长期的心灵成长,也关注当下的学业提升。2.特别重视实现最大效益的可操作性的方法途径的研究,将一线教师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做法系统化用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变自发行为为自觉行为。3.将课题研究回归当代教育真实的环境中,避免凌空蹈虚,通过优化诸多环节实现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高效,赢得读书空间,丰厚语文素养,并为学子的幸福人生、品位人生奠基。

(一)、探因究底,从根本上优化

高考以分数论英雄、定成败,功利的考试带来了功利的应试。在高考各科中,由于受学习基础的影响较大而阶段性差异拉开不太明显(有一种偏激的说法——语文学不学都一样),语文科成为学生时间投入最少的科目。应试教育对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冲击同样是巨大而必然的。语文课外阅读似乎不能给考试带来看得见的好处,因此成为包括学生在内的各方基于本能、理性双重排斥的对象。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现实环境下,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阅读观。情形之一,对课外阅读采取极端排斥的态度。广泛的课外阅读似乎远不如做题来得更有实效,他们宁愿花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数来得更快的其他项目上。情形之二,只认能立即产生效益的课外阅读。既然高考考试说明指定了若干必考名著,那就咬住指定不放松。当然这些名著既然只是高考的敲门砖,而非打下精神底子的根基,那么被代读题读(拿着题目到书中找答案)也就再自然不过了。教师的指导思想如此,学生又怎能有正确的阅读观?在繁重课业和巨大考试压力下,师生都缺乏一种平和的心境坚持课外阅读。功利化狭隘化成为优化高中语文阅读必须跨越的极大的障碍。

现行高考制度诚然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构成最大的牵制,但有待突破的障碍还有不少,教师的阅读积累整体堪忧即是其一。

博览群书其实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然而调查显示的结果并不乐观。许多语文老师的阅读存货还都是大学乃至中小学时代的,工作以后反而没时间读书了。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在各科教师中,语文教师的购书读书量竟然倒数。不读书不仅让老师知识没法及时更新,阅读指导如隔靴搔痒,更主要的是,没有了阅读体验的冲动,很难真正带动学生的阅读,激情必须靠激情点燃。没有火种,何来学生阅读激情的燃烧?语文教师倘若要绿化美化学子精神家园,却无法让自己的精神家园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必然事倍功半!

(二)、纠偏补缺,有针对性地优化

优化总是相对而言的。尚未优化的语文课外阅读有哪些特征呢?据我们的调研,尚未优化的语文课外阅读行为特征可以表述为:被动性——学生缺乏投入阅读的热情和定力,往往应付了事;孤立性——不重视和课内的联通,与丰富的影视资源隔绝,与本可以借势推动阅读的各种机会绝缘,与相关文学评论陌路,与身边的同学老师缺少交流共振,读书的种子不求在写作的原野上蔚然成绿;盲目性——放进篮子里都是菜,缺少阅读规划,不择高下优劣,冷落经典大师,老师也未能及时跟进指导。追求语文课外阅读的优化,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纠偏补缺。

(三)、优化支持,赢得更好效益

学生是语文课外阅读的不二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随时督促,科学而艺术地基于评价,但在若干角色中,教师要首先扮好支持者的角色。对学生提供的支持越是及时越是高明,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高效就越有可能实现。

阅读中的寂寞有时候正如旅途中的独行一样难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同样的一段路程,一个人走时分外漫长而无聊,好友伴行则不知不觉已春风十里情趣盎然。在语文课外阅读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同学们多一些读书伙伴。师生共读、生生共读都是办法。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可以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心中的佳作,也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新面市的图书佳作,可以解答同学的疑难,可以袒露自己的感受,可以传授读书心得,还可以说明自己的困惑,鼓励同学探究个中奥秘。

高中学生尚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教师的苦心倾情的教导学生即使接受,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这种接受又要打很大的折扣。而同伴之间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伴之间,生活经历比较相似,学习环境基本一致,生理、心理发展都有相通之处,导致学生之间原有的阅读能力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会采取基本一致的阅读习惯,运用相似的阅读思维进行阅读活动。但同时,阅读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阅读能力又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在同伴推荐阅读的前提下同时读同一种、同一类书,阅读之后又由彼此分享阅读心得,必定会使得双方或多方对阅读材料获得更深的理解,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共同获得提高,而知识意义的建构正是在同伴互动、共振、碰撞、争鸣而发生的场效应中逐渐完成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让我校的学子开卷有益,共享共进。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