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区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
叶伍桃
				
				  
一、基本信息
| 课题 名称 |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 职务 | 教师 | 单位 | 淮安市楚州中学 | |||
| 主持人 | 叶伍桃 | 学历 | 本科 | 职称 | 中二 | 手机 |  | |
|  |  |  |  |  |  |  |  |  | 
二、研究设计
| 1.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衔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事物相连接”。所谓初高中衔接期指学生进入高一后逐渐适应高中教学的过渡期。对于不同的学生,衔接期长短不一,一般认为从进入高中后至高中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以高中历史衔接期的课堂教学为实践基础,运用新课程理论,对教学中的案例提出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     2.研究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的学术期刊和教育网站进行分析,现将检索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下:从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数量少,主要强调知识和教法的衔接;其次,多强调高中怎么做,忽略初中教学对教学衔接所起的作用。2003-2007年前后为第二阶段,受新课程实施的导向作用,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标准对教学衔接问题的影响。2007下半年至今,有学者开始正视各地中考、高考对历史教学衔接的直接影响作用。 3.研究理论基础 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学生调查 4.研究目标与内容   找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的办法,将在教法上提出一套行动策略,此外还要形成《初高中历史教材对比表》 5.研究活动安排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阶段四( 6.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一:形成理论研究综述,以及形成《初高中历史教材对比表》; 阶段二:突出学生在学习历史中的突出问题,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阶段三:以课为单位,形成教学设计或课例实录; 阶段四:探讨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 
三、评审意见
| 1.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2.区评审意见 |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填报说明:
1.微型课题申报对象是教师个人,即由教师个人独自承担申报、研究和结题等工作。
2.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主要是某学科教学或班务工作中的具体的操作性、实践性问题。如:幼儿园小朋友就餐习惯研究,小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培养研究等。
3.微型课题研究主要工作流程:申报立项——开展研究(现状调查、文献分析、实践探索、理性反思)——整理研究成果——结题鉴定。《申报表》须发送至邮箱:wgy8090@163.com.
4.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突出实践性,包括:①结题报告②教学研究展示课或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课件、自制教具等。定期向全区推介优秀个人及其优秀成果。
5.微型课题研究申报立项每年1次,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结题可以是现场结题、会议结题,也可由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根据选题集中组织结题鉴定。课题结题,颁发区级微型课题结题证书。
6.申报市级以上课题者必须参与过区级课题研究,或主持微型课题研究,并完成结题鉴定。不能按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两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