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楚州中学官方网站!
史海钩沉

张爱萍大智大勇反扫荡

 临危受命

1942年初冬,苏北的战争形势因日伪军发动空前大扫荡而骤然紧张起来。特别是盐阜地区即盐城、阜宁地区。盐阜地区是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及三师首脑机关所在地,是华中我党的领导枢纽和抗日民主阵线的团结中心。这里东临黄海,西濒涟水,北界陇海铁路,南达盐城、兴化,就像一把利剑横亘于长江与陇海铁路之间,严重威胁着南京汪精卫伪中央政权和日寇对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的控制。日、伪军早已视它为眼中钉、肉中刺,对其进行过多次扫荡。这次又集中空前优势的兵力大举重点扫荡,必欲伪化我根据地,一举消灭我军而后快。

据可靠情报,日军正在调集驻苏鲁皖地区的第十七、十五、三十五师团和独立第十二混成旅团各一部,约一万余人,加上伪军徐继泰、李实甫、潘干臣等部及地方伪军,共两万余人,由陆海空配合行动,以梳篦式数路并进,从西、北、南三面对我盐阜区形成包围之势,并不断向我逼近。

形势万分严峻。新四军军部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由政委饶漱石主持,军长陈毅参加。在传达了严重的敌情之后,饶漱石宣布:为了迎接空前的反扫荡斗争,军部和三师师部将要转移到安全地带,主力部队的大部也将要跳出扫荡区。决定由三师副师长、苏北军区副司令张爱萍率八旅、七旅二十一团及地方部队坚持原地斗争,统一领导、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实行军政一元化领导。并由张爱萍兼任八旅旅长兼政委、盐阜地委书记、盐阜军分区司令兼政委。宣布完,饶漱石要张爱萍表态。

张爱萍本是三师分管军队教育、训练、编制、装备的副师长。现在突然要他抓作战,还要他抓全局,这对张爱萍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尽管张爱萍对饶漱石的这种做法很感不快,然而,为了顾全大局,他经过一番考虑便爽然道:“既然是组织的决定,我服从。我尽我的能力去做好。不过,话要讲在头里,这次反扫荡如果失败了,由我全权负责,撤职、查办,都服从组织的处理;如果反扫荡胜利了,那就请组织上早点派人来接替我。”饶漱石当即答应了张爱萍的要求。

全力备战

从接受任务这天起,张爱萍便不分昼夜地加紧进行反扫荡的准备工作。1943年元旦,张爱萍以中共盐阜地委书记的身份发表了《告党员书》,号召全区党员克服侥幸心理,树立必胜信念,动员并团结广大群众迅速备战,粉碎日寇的大扫荡。会后,党政军民一起动手,进入了反扫荡的最后准备阶段。

其中有一项任务非常繁重,那就是破路挖沟,填河筑坝,改造地形。黄淮平原,一马平川,村庄稠密。由于历史上多战乱,差不多每个庄子都挖有圩壕,筑有土墙和炮楼。张爱萍认为,日军一旦攻占了村镇,安上据点后,这些设施便会帮敌人的忙,而成为我军恢复根据地的障碍。再一点是苏北河湖港汊多,日军的汽艇一旦入侵,便会畅通无阻。于是,在张爱萍的统一领导下,立即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破坏公路,拆桥挖沟,拦河打坝,平毁河圩、炮楼的群众性运动。由于群策群力,很快完成了任务。

苏北农村每家每户都养狗。夜间一只狗叫,便会引来众犬齐吠。过去养狗是为防盗贼、防汉奸。而反扫荡期间我军多在夜间秘密行动,狗叫起来最易暴露我军的目标。但打狗事关千家万户,张爱萍说:“这事要走群众路线,先向群众讲清利害,然后组织群众代表广泛商讨,让大家来想办法。”过讨论,绝大多数群众拥护把狗打掉,但也有极少数人舍不得打。张爱萍在亲自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之后,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允许每村保留一公一母两条狗,以便在反扫荡后再繁殖。但规定夜里部队经过时,保证不得让狗叫唤。工作做得如此细致,群众受到了感动。结果,直到反扫荡结束,老乡们的狗也不曾在我部队夜间行动时叫过。

张爱萍预感到,在这场反扫荡中,敌情复杂多变,我部队将要高度分散,为了进行及时有力的指挥,必须加强八旅旅部的侦察与警卫队伍。他对各团领导说:“我们要选调一批人。这些人不但要能入‘虎穴’,而且能抓‘虎子’,打仗不勇敢的人不要。”于是,二十三团一营营长詹英贵被选调为侦察队长,该团警卫班长韩兆轩被调任为警卫队长。

张爱萍为反扫荡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针,这套作战方针体现了他一向主张“慎战”但又极具进取的精神。他提出:在坚持原地、分散作战原则的指导下,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以“敌进我进,敌退我进”为主要作战方法。张爱萍说:“兵形如水,因地制流。打仗用兵,变化多端。只要有利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总目的,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他又对“敌进我进”做了解释:“我们不是坚持内线作战吗根据地被敌人占领了,我们再‘敌进我退’,还退到哪里去因此,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一个‘敌进我进’。敌人进来了,占领了我们的根据地,我主力则乘敌之虚,转进至敌伪区隐蔽待机,并相机给兵力薄弱的原据点之敌以必要之打击,抄其老窝,以牵制扫荡之敌;而当敌人在我根据地设立新的据点后,其主力开始撤回时,我主力便转回来给以及时的反击,捣其新巢这样,既利于我们回旋,又使敌人有后顾之忧,作战的主动权便完全操纵在我们的手上了。”

布置完主力部队的作战任务,张爱萍又将目光转向民兵和地方部队,他给他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三种作战方法:一是引诱敌人的“小孩拉瞎子法”;二是阻滞敌人的“狗咬叫花子法”;三是使敌人疲惫的“小偷挖洞偷东西法”。这些作战方法,民兵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1943年2月17日至22日,两万日、伪军气势汹汹,以我根据地盐河以东、射阳河以北为重点,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采取分进合围、海上封锁的拉网战术,在飞机、骑兵的配合下,大举向我进攻,大有一口吞没我整个盐阜区之势。

严峻的反扫荡战斗就要开始了。张爱萍戎装整肃,作最后一次反扫荡动员。他一字一顿庄严地宣布:“战斗中,如果谁向后退,就枪毙谁。如果我向后退,你们就枪毙我。”

身先士卒

扫荡的头三天,日寇以重兵合击我根据地的重要村镇。然后北至旧黄河,南至射阳河,沿三套、六套、七套……之线,向东构成一个大弧形包围圈。加之在黄海海岸的敌舰艇严密封锁了沿海港口,对我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接着以多路重兵齐头并进,向我黄海之滨的八滩、六合庄、大淤尖地区实施挨家挨户梳篦式反复搜索和清剿。张爱萍沉着以对。为避敌锐气,他将主力化整为零,部队穿上便衣,以小分队为单位,适时地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在敌人的攻击目标之外,不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大敌当前,张爱萍还留在敌网的边缘地带。他手下只剩下特务营一个排,两挺机枪,电台台长赵宗普,三匹马,三个骑兵通信员,一个电话架线班,几个警卫员。他们跟着张爱萍走上阜宁芦浦北边的旧黄河故道,在敌人眼皮底下观察敌情。这可急坏了警卫队长韩兆轩。他不住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四方。果然,发现了日军骑兵正急速地从南面包抄过来,北边也出现了一队队日军步兵。“504(张爱萍代号),日本人接近了,快走吧!”“等等。”“504”继续观察着,仿佛在清点敌人数量,又像在分析这批日军的装备实力。敌人越来越近了。韩兆轩更加紧张起来。“不行,你用望远镜看看,敌人要不了20分钟就能到这里。”“慌什么!老子只要能看到敌人就有办法。”张爱萍不慌不忙地说。

50多年后,韩兆轩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仍感佩万分地说:“张爱萍军事上的沉着大胆,多谋善断,在我所接触过的指挥员中是很少见的。我们这些侦察员、警卫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胆大包天的人,可是他的胆子比我们都大他在整个反扫荡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使我终生难忘。”

那天直到敌人已近在咫尺时,韩兆轩才不由分说,一把将张爱萍拉下了黄河堤。但撤离已来不及了,而张爱萍也没有想撤离的样子。前面不远处有三间草房,韩兆轩要张爱萍到那里躲一躲。进了草房,张爱萍还要继续观察敌人的行动。小草房眼看着就要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情况万分危急其实张爱萍事先已专门派特务营曹营长,带上自己身边惟一的一个排部队和两挺机枪,在日军可能经过的地方警戒,要他们一旦发现敌人便鸣枪报警,并将敌人引开去。但不知为什么,鸣警的枪声没有响,而敌人已来到了跟前。

情况既已如此,张爱萍觉得应该要求大家做好牺牲的准备。他严肃地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共产党员都是好样的,在敌人面前绝不当孬种现在情况大家看到了,敌人随时都可能冲进来。为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表示我们的忠诚,我们宣誓……”刚宣誓完,屋外有个老大爷惊慌地对他说:“鬼子兵来了,这马会不会叫,叫起来怎么办?”一句话提醒了张爱萍,张爱萍急中生智,他招呼三个骑兵,“你们出门就上马,朝着日军开枪,再往东南跑,把他们吸引过去。”三个战士都带着当时最好的冲锋枪,各有50发子弹。他们根据张爱萍的命令,跃马飞驰而去。震耳欲聋的枪声响了起来。日军没命地追过去了。这时的张爱萍,仍一动不动地在门背后观察着敌情……

这以后,张爱萍和他的小分队行踪不定,有时一晚上要转移五六次。然而,张爱萍只要一得空,便坐下来看地图,想问题。对敌寇扫荡及其行动规律已了然于胸。他牢记毛主席关于要统揽全局并关照战争各个阶段的教导,要用这些新情况来进一步检验并补正原先的作战计划。各地方部队及民兵使敌伪陷于处处挨打的境地……

3月13日,张爱萍分析了侦察人员和各部报告:敌对我扫荡月余,在我根据地新设了陈集等据点三十个,其主力已撤到我边沿大据点集结,并有一部已开始向外区撤退。一个反扫荡第二阶段的计划,已在张爱萍的心中形成。

奇袭陈集

敌伪在根据地内安了许多据点,这对我恢复根据地十分不利。张爱萍决心抓住战机,迅速集中内线兵力,乘日寇撤退,新据点尚未稳固之际,对敌实施反击,以收复被敌占领的重要村镇。

位于阜宁中心区最大的陈集也成了敌人的据点,这对我根据地危害巨大。陈集曾为我盐阜区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便在陈集附近的停翅港。陈集位于甸湖、阜宁、东坎敌据点之间,拔掉这个据点,有利于改变敌我态势,争得战场主动权。为此,张爱萍断然决定,首先攻取陈集。

为了实施这一作战计划,张爱萍率指挥部转移到阜宁中心区潢莹附近,命二十二团东渡盐河,隐蔽集结于旧黄河滨之芦浦地区;二十三团、二十四团、二十一团迅速按营或团集结,各县独立团分别于本县区按营连隐蔽集结,积极做好反击战的一切准备。陈集的守敌为日军三十五师团林我夫大队之崖畅野中队,共89人。装备精良,工事坚固。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并建有弹药库。

张爱萍分析,陈集是日军的中心据点,敌在其周围据点皆布有重兵,攻击陈集必然会牵敌一发而动全身,看来打援是个大问题。如若阻击不了援军,要拔掉陈集这颗“钉子”便是一句空话。

由谁来担任主攻呢当时,张爱萍手下虽有四五个主力团,但真正可担任主攻任务的,只有二十四团和二十三团。二十三团有一部分在3月6日遭遇七百余日寇时被打散了,现在刚刚集中起来。两个团比较,主攻任务显然由二十四团承担较为合适。然而,在作战会议上,张爱萍却力排众议,决定把二十三团推上去担任主攻,并派特务营配合。其余部队担任阻击并袭击、牵制陈集外围据点之敌。这个决定使大家太感到意外了。就连二十三团自己也表示异议。我军打仗,部队历来都抢着承担主攻任务,现在二十三团竟然不敢承担,显然他们的精神状态还没有从3月的受挫中恢复过来。

但张爱萍的决心已下,他说:“根据敌情分析,这次战斗打援较之攻击更重要,任务也更艰巨。若我晚上9点对陈集发起攻击,争取到第二天上午9点攻下来是有可能的。即使打不下来,如果阻击部队强,把敌从阜宁来的增援部队阻击住,就可以争取时间。进攻当然要用主力,但我们也不要搞得太死。如果打援更为重要,就要舍得拿出最好的部队来打。二十三团战斗力是弱一些,但只要二十四团打得好,减轻他们的压力,我相信他们是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的。这对二十三团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他们打个翻身仗,把士气振作起来。”

会一开完,他便来到二十三团,亲自向班以上干部作动员。张爱萍说:“陈集这一仗很重要。它关系到我军能否继续在苏北站住脚。苏北的老百姓给我们吃、穿、住,我们难道就不能为老百姓除害吗大家一定要抱定把敌人完全消灭的决心,来投入这次战斗。”他又同二十三团的指战员们一起研究了战法。提出要采取四面包围,多路而又有重点的攻击的作战方法。张爱萍说:“我们这次要用‘火烧赤壁’的办法,多准备些弓矢。箭头上包上蘸过火油的棉花。我们要用这种武器来摧毁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他还要每个参战连队组织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奋勇队,刺杀组、投弹组各半。

这天,陈集据点内我秘密侦察员向张爱萍提供了敌营区兵力部署的最新变化,哨兵的哨位及其夜间行动规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爱萍才最后下达了战斗的决定:“于3月25日夜发起对陈集的攻击。全区各部按预定部署,同时开始战斗。”

是夜,月明星稀,清风习习。攻击部队隐蔽地来到陈集西北杂姓庄附近集结,迅速完成了对陈集的包围。沿途,根据地人民见新四军又回来了,都笑逐颜开,他们不顾被敌伪发现的危险,悄悄地在村头等候迎接。

张爱萍率旅警卫营、侦察队随二十三团向陈集进发。他亲眼看到,在欢迎的群众行列里,一位老大娘领着孙女,怀里揽着一条狗。她轻轻地抚摸着狗微微扬起的脑袋,一边的孩子用手捂着狗的下巴,生怕它叫出声来。顿时,一股热流涌上了张爱萍的心头。根据地人民真是太好了。

这夜所见的情景一直萦绕在张爱萍的心头。战斗结束后,他在题为《陈集歼灭战》的诗中赞道:

风送春暖鱼水融,月照铁马虎胆雄。

千村人迎招手笑,百户犬卧抚怀中。

陈集据点里日军中队部及主力驻在镇西的几所坚固民房里,另有一小部分兵力,驻于镇东北之太平庙。敌人拆毁了镇四周的桥梁,河里放了鹿砦,所驻房屋均挖了射击孔。镇中心筑了很高的瞭望台,全镇遍设碉堡和射击掩体,并对镇四周和主要交通要道的地形作了改造。因当时敌人也刚安顿下来,连日修筑工事已很疲劳。敌疲我打,正是我军制胜的条件。攻击部队分北、东、南三路,直逼陈集。

战斗即将打响之前,张爱萍来到二十三团二营前锋连五连,他要与尖刀班在一起。他觉得这一仗对全面收复根据地至关重要,而主攻方向能否一举突破成功又是战斗取胜的关键。所以,他必须亲自站在最前沿,才能及时地实施最有效的指挥。张爱萍一向认为,打仗时指挥员应该尽可能靠前。如果各级指挥员都依靠下面把情况层层传上来,再层层把命令传下去,就会贻误战机。更何况指挥好第一枪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

夜晚9点多,张爱萍与尖刀班顺着交通沟向敌人接近。他们快速行进到陈集的圩河边,隐蔽在圩河边的土堆后面,观察着河对岸敌兵的动静。这里离敌人只有100米。张爱萍发现在桥的那一头,有一个端着枪的敌哨兵。看来要过桥就得先干掉这家伙。他仔细观察后,对身边的尖刀班长小声说道:“你带上两个战士,把刺刀当匕首用。当哨兵转过身时,迅速从背后抱住他,用刺刀解决他。不能让他出声。”班长小声应了一声:“是。”就要往前冲,张爱萍又将他拽住:“等着我的命令。”当鬼子兵转到背向北时,张爱萍下令:“冲!”班长带着两名战士一阵风似地冲过了桥,在鬼子兵还来不及转身时,刺刀已刺进了他的后背。“冲进去!”张爱萍用力地向他身后的连长挥了挥手。攻击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敌人的营区。一场激战便这样开始了。

由于张爱萍亲自在尖刀班指挥,这次奇袭成功了。

二营的战士们迅速悄没声地跟进。犹如神兵天降,机枪、手榴弹、蘸了油的火箭,一齐向敌营袭去。外面一片火海,里面的日军还在睡梦中。当他们被惊醒时,不是被烧死,便是被击毙。不久,各主攻部队也都先后突入据点,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蒙了,他们被压缩到一个三面临水的院落内。敌人的两次反冲击被我击退。我军的两次冲击也告失败。战斗处于胶着状态,我军难以进展。正在陈集东北部太平庙指挥所指挥作战的张爱萍接到报告,给二十三团团长胡继成下命令:“没有别的办法,还是火攻。”“火攻”把这座大房子烧着了。屋内的日军,以密集的火力顽抗着。激战整整一夜,后半夜下起了毛毛雨。老天做了敌人的“消防队”,看来战斗将会持续到白天。

26日的凌晨悄然而至。胡继成心急如焚。那时我军打仗最怕拖。特别是拖到白天,敌人的增援部队一到,问题就难办了。团长胡继成正在寻思如何尽快解决战斗时,张爱萍已来到胡继成面前。他听取了胡继成的汇报,又去观看了敌情。现在张爱萍与日军只隔了一堵土墙。他当即下令将旅部的特务营调上来,并对战斗作了新的部署。

根据张爱萍的命令,形成四面包围的我攻击部队网开一面,让出了西边,他要求西边的部队后撤时要故意让敌人看见,撤到陈集西北角后埋伏起来。张爱萍用的是“佯顺敌意,开生以纵”之计。他又从已经来到身边的旅部特务营和侦察队中,组织了二十九人的奋勇队。由政治教导员廖明义、支部书记李军率领,以加强对敌人的正面攻势。奋勇队在机枪的掩护下,迅速占领了与敌人只有一墙之隔的一间房子,并将机枪架在了房顶上,向敌人猛烈射击,投掷密集的手榴弹。之后,奋勇队的勇士们又从房上跳下来。一时之间,刺刀相向,杀声连天,勇士们与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在这里张爱萍又遇到了九死一生的险情。正当他与特务营长在分析战况时,敌人飞进一枪,把他身边的特务营长打死了。就在韩兆轩不顾一切地将张爱萍一把拉下来之时,在张爱萍身边的参谋李文举也牺牲了。

战斗情况紧张至极,危险至极。但张爱萍没有顾及自己的危险,他在考虑的是如何减少部队的伤亡,尽快解决战斗。因而他从这边的土墙后下来,又走到了农舍那边的一截小土墙边。“小韩,快到二十三团一营,调一挺机枪来。”张爱萍已经发现,剩下的四十几个鬼子,正由西南向西北逃窜。机枪很快调来了,架在了张爱萍的指挥位置上,这里成了对敌人的一个封锁面,当然也成了敌人的一个重点射击目标。这便更构成了对张爱萍安全的威胁。韩兆轩压上子弹,一下就打了十五发。子弹扇面似地向正在往外冲的几个日本兵扫去……这时,二连也攻入了院子。敌人的重机枪手被我击毙。

剩下来的二十多个鬼子,再也无法坚守,于是,四处逃命。这时我各路部队已经合围上来。天早已亮了。枪声稀疏了。从院子里走出十几个鬼子,双手把枪架在了自己的头顶上,乖乖地投降了。

逃跑的日军中队长崖畅野及其大部,被我埋伏的部队歼灭。另有13名日寇,被我俘虏。至此,陈集守敌一个中队全部被我歼灭。我军缴获其全部武器弹药,还有战马及大批衣物。

就在攻占陈集的同时,其他各部也按照张爱萍的命令,分别攻占了东坎、东沟、六套等敌伪据点。随后,又攻占了八滩,歼敌两百二十余。在单家港,与敌人的一场遭遇战中,我军又歼敌两百多人。
  此战不仅达到了全歼陈集守敌之目的,也实现了张爱萍的一个重要设想:让二十三团打了个翻身仗。自此,这个团指战员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

于是,张爱萍的那首《陈集歼灭战》的诗便有了下半阙:

大圣扬威罗刹腹,小鬼跪向龟壳丛。

陈集歼敌获全胜,丧魂落魄寇技穷。

                                    (摘自:1999年第4期《人物》杂志)

版权所有:淮安市楚州中学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4015153号-1

地址:淮安市淮安区东长街6号    电话:0517-80826868  邮编:223200    技术支持:北京乾坤三人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17号

总访问量:1797744     今日访问:132    日均访问:595